103岁张玉太:祝福国家三羊开泰,百姓大发“羊”财。
101岁孟淑兰:祝愿天下的老年人身体健康,希望儿女们对老人孝顺。
105岁陆风莲:祝愿全区人民新年新气象,身体健康、幸福快乐。
103岁秦大书:祝大家身体健康,笑口常开。
103岁罗万云:希望所有人心态平和、与世无争,希望后辈成为对国家、社会和家庭有用的人。
102岁田玉山:祝愿所有老人身子骨都硬朗、开心幸福,所有儿女常与父母唠唠家常。
103岁苏明廷:赶上了好日子,我和老伴都希望多享几年福,看看社会的发展变化,抱上玄孙。
103岁徐国兰:祝愿国运昌盛,百姓幸福。
104岁朱存发:祝愿国家越来越富强,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,来年风调雨顺,农民有一个好收成。
100岁周银仓:祝愿全天下的老人身体健康,老有所养,老有所依,老有所乐。
他们的年龄加起来有1027岁。乙未羊年春节来临之际,记者采访了十位百岁老人,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对人生的达观理解,他们新年的心愿和对祖国的祝福——
张玉太:病危后的超脱
若不是亲眼所见,记者不会相信,住在银川市金凤区满城北街的这位老人已经103岁了。
张玉太生有6个儿女,目前生活起居由小儿子和儿媳照料。小儿媳妇说,不久前,老人生大病住院,医生下了5次病危通知书,家人捏了一把汗。但老人坚强地挺了过来,身心都超脱了,显得祥和而平静。
张玉太一个劲儿地念叨着政府的好,说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人来看望他,还送来米面和慰问金。
老人脑子清晰,饮食起居能自理,每天看看电视,在家里慢慢走动,总喜欢到厨房转转,偶尔会自己动手熬黑芝麻粥。
孟淑兰:从来不吃肉起居有规律
银川市金凤区中强小区,101岁的孟淑兰精神矍铄,细细的皱纹下,依旧可以看出当年的美丽。
孟淑兰生于1914年,19岁时开始从事教师工作。老人有2个女儿,大女儿身患重病,小女儿在江苏南京从事医疗工作,现在老人的生活起居由保姆照料。据老人的外孙女介绍,老人喜欢吃青菜、豆腐等素食,从来不吃肉。老人生活规律,晚上7点休息,早上5点起床。虽然视力不太好,还是坚持读书、看报。虽已年过百岁,但来串门的邻居,她都记得住名字。
陆风莲:儿孙孝顺是最大的幸福
105岁的老人陆风莲,股骨头坏死十多年,但身子还健朗,可以自己吃饭,一口牙大半都在。
“妈妈能做的事都自己做,不要我们帮忙。她说一来可以锻炼,二来省得麻烦大家。”儿子邓生金告诉记者,虽然妈妈生活有些不便,但心情一直不错,很少发脾气,是个“听话”的老人。
窗明几净的家,红色的中国结、红灯笼和门上贴的“福”字,渲染出年味儿。“妈妈喜欢鲜艳的颜色,衣服大半都是艳色。”邓生金说。
陆风莲1910年出生于吴忠市,1959年随邓生金到了石嘴山市大武口区。
一晃就是半个世纪,如今,邓生金也已是八旬老人。陆风莲说:“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个好儿子,不离不弃,儿孙孝顺,家庭和顺。”
秦大书:骨折后躺在床上锻炼
由于听不懂普通话,家住石嘴山市惠农区的103岁老人秦大书不愿和陌生人多说话,也不愿让记者拉她的手。但当儿子张应文对记者说起母亲的心愿是回重庆老家时,她又主动握住了记者的手,陷入沉思中……
秦大书1912年生于重庆,长期生活在农村。1959年至1961年,全国出现粮食短缺和饥荒。就在那段最艰辛的岁月,丈夫离开人世,当时最小的儿子才3岁,她一个人硬撑着把3个孩子拉扯大,一直没有再嫁。
1971年,秦大书到在宁夏当兵的二儿子家生活。有“好婆婆”之称的秦大书心态好、能吃苦,和媳妇共处一室30多年没吵过架。五十多岁时,她天天背着孙子去市场买菜;97岁时,每天早晨都会去广场走六大圈。前两年,老人被一辆出租车撞倒,踝骨骨折,两根肋骨断裂,自那以后,便只能坐在轮椅上。虽然腿不能动了,但还经常躺在床上锻炼。
罗万云:爱听第五代叽叽喳喳
2月17日早晨,103岁的罗万云在家里羊圈前转悠一圈后,见母羊又生了一只羊羔,便拄着拐杖,敲开儿子罗英孝的门说:“黑头母羊下羔了。”
罗万云是同心县王团镇张尔水村的百岁老人,受到全村人爱戴。
早晨一个杂粮馒头、一瓶牛奶,中午一碗黄米干饭、一瓶牛奶,下午一碗荞面臊子面,老人的杂粮“食谱”使其身体硬朗、精神矍铄。
“父亲一生与世无争,从不与人闹矛盾,从不因为各种琐事劳神费心。每逢天气晴好,总要出去走一走、动一动。”儿子罗英孝解读父亲的长寿秘诀。
如今,温情满满的罗万云老人一家已有五代人,老人聆听重孙们“叽叽喳喳”,顿然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。
田玉山:日子不要太费心
2月17日,腊月二十九,同心县兴隆乡新生村102岁的田玉山老人幸福地品尝着儿媳蒸煮的羊羔肉,喝着肉汤。而后,吃了根香蕉,漱了漱口,喝起了水壶里的开水。
“母亲胃口很好,做啥吃啥,很少得病,肉和开水是老人的最爱,从不吃糖喝茶。虽然今年耳朵有点背了,但是依旧身体硬朗,笑口常开。”儿子赵明珍说。
1913年出生的田玉山,被子孙们视为“活宝”。虽然一生吃了很多苦,但老人心态乐观,遇事不急,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“日子能过就行,不要太费心。”
冬日里,老人喜欢坐靠在暖炕上。儿媳妇马学花告诉记者,婆婆肠胃好,过几天就嚷着要吃牛排或鸡腿,一天三顿饭间隙还要吃点干粮馍。
“母亲是个豁达乐观的人,从不因为小事而生气。”伺候了母亲30年的赵明珍说。
苏明廷:和和气气讲道理
“以前你帮我给别人端饭,现在又给我端饭,你受累了。”昨天,对陪自己走过73年风雨的老伴袁润花,103岁的苏明廷老人说。
“说这些干啥?”86岁的袁润花耳朵不太好,但她从老伴的脸上读出了谢意:“想吃什么你就说,我和娃娃给你做。”
因为风湿病,苏明廷50岁左右开始拄拐棍。2012年,他四肢疼痛卧床,袁润花每次先给老伴喂饭后才吃饭。
老两口都是西吉县马莲乡马莲村人,1943年结婚。苏明廷是厨师,在肖河粮库、马莲供销社当过灶管,开过饭馆;袁润花是饭馆的“总理”,打理里外事务。夫妻俩勤俭持家,“日子最困难时孩子也能有饭吃”。如今,苏家四世同堂,共20口人。
“打我记事起,就没见过父亲和别人红过脸。处理矛盾时,他都是和和气气讲道理,自己吃亏也不在意。”苏明廷长子苏保国觉得,父亲养生的秘诀就在于好心态。
徐国兰:仁厚待人温良恭俭
身穿漂亮的唐装,103岁的徐国兰眼不花,背不驼,精神矍铄,身体康健。
勤劳乐观,仁厚热心,温良恭俭,在固原市原州区文化巷工行家属院,邻居们对百岁奶奶徐国兰赞誉有加。
徐国兰育有一双儿女。儿子在固原党校工作,女儿是固原第五小学教师。
为了方便照顾母亲,女儿张美玲和母亲一起生活。如今,一家四世同堂,生活非常幸福。徐国兰不仅能生活自理,还能帮家人打扫卫生,闲暇时喜欢缝补衣服。
朱存发:14个重孙的太爷爷
“太爷爷,家里来客人了!”顺着小孩的呼喊声,记者看到,朱存发老人正在自家院里,坐在暖阳下的小凳子上拧着玉米叶。看不出中宁县白马乡朱路村的长寿之星,今年已经104岁了。
“老人除了耳背之外,身体状况尚好,腿脚灵便,平日里饭量抵得上正常人。”三儿媳孔淑琴说。
老人有3个儿子和2个女儿,14个孙子和14个重孙。
听说记者采访,朱存发老人打开了话匣子。他年轻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,曾到陕西省杨陵县打过仗,后来回到中宁县务农。
老人喜欢到村部的院子里晒晒太阳,有时候还帮助家人打扫庭院,干轻一点的农活。
“农村空气好,粗茶淡饭很养人。”老人说。
周银仓:每月三斤白酒
2月17日,在中宁县白马乡朱路村的一个老宅里,坐在轮椅上的周银仓老人,冲兑好奶粉,惬意地喝着。
上个月,他刚过完百岁生日。他有6个女儿,目前光重外孙就有25个。去年白马乡政府考虑到他家的房子年久失修,准备申请4万元给他家翻修旧房,结果被老人拒绝:“我都这把年纪了,还是把国家的钱留给别人吧。”
“老爷子一辈子没有生过大病,没有住过医院。”三女儿周菊珍说。老人早餐冲点奶粉、泡馍吃;中午是米饭,就着炖烂的肉吃;晚饭吃一小碗面;睡觉前喝点牛奶。老人还有一大嗜好:每天早晚都要喝点白酒,每个月能喝三斤,三十年雷打不动。
“感谢国家对农村老人的关怀,每个月350元补助,足够我花了。”周银仓说。(记者 苏峰、王玉平、蒲利宏、徐佳敏、朱立杨、丁建峰、李良、实习生 刘娜 文/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