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医大师王新陆:“情志致浊”百病生
•“情志致浊”是血浊发生的重要成因,关于“情志致浊”的论述进一步丰富完善了血浊理论及情志致病的内容,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。

•情志致浊,无论是污染血液清纯之态,还是扰乱血液循行规律,都是同时发生,相陈相因,如压力等所致心理应激被认为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之一。

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,社会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凸显,“生物—心理—社会医学模式”“心身医学”“脑科学”等学科及认识的快速发展,使得“情志致病”的病因病机逐渐受到医学界的重视。国医大师、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新陆总结前人经验,结合当代致病因素的变化,综合考虑医学、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的现状,构建了血浊理论体系。“情志致浊”是血浊发生的重要成因,血浊论是以脑主神明等中医学说为理论基础而构建的“脑血辨证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关于“情志致浊”的论述进一步丰富完善了血浊理论及情志致病的内容,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。

脑主神明

血浊理论作为脑血辨证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理论框架设想和临床实践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。脑血辨证将辨证纲领分为脑病辨证和血病辨证,关于血浊理论研究多集中于血病辨证,却忽视了神乱—气乱—血乱等病机演化,将脑血辨证人为地割裂。如果说血浊理论是脑血辨证大树上的硕果之一,那么“脑主神明”就是培植这棵大树的肥沃土壤。

“脑主神明”和“心主神明”是多年来中医界争论的问题之一,王新陆认为随着脑科学时代的到来,应该确立和发展“脑主神明”学说,这是藏象学说发展的必然,也是中医学与时俱进的历史必然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提出“头者,精明之府,头倾视深,精神将夺矣”,同篇中亦载“夫精明者,所以视万物,别白黑,审短长”,均提示脑主司人身的精神意志活动。《黄帝内经》描述了脑的解剖、生理功能,鲜明指出脑为精神智慧产生之处。唐代杨上善《黄帝内经太素·厥头痛》载“头是心神所居”,指出神志统摄于心而居于脑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辛夷》亦云:“脑为元神之府”。明代《普济方》一书多次提到“脑主神明”的内容,如《普济方·头门》载“头者诸阳之会,上丹产于泥丸宫,百神所集”,《普济方·方脉总论》载“脑为髓之海也,头者诸阳之会,上丹产于泥丸,内则百神之所辑,为一身之元首也”,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,即脑为元神之府和脑为人身主宰。古代文献中散在关于脑主神明的论述,均提示中医学对于脑科学的丰富认知,但中医脑科学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“脑主神明”学说的系统提出,可以认为脑主神明是中医脑科学的核心内容。

脑为元神之府,精明所在,神机所出,具有主宰精神、意识、感知、思维的功能。王新陆指出脑为元首,统帅五脏之神,是众神之长,众神自此而生而长,各行其生理功能。脑主神明是脑的核心价值,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在,从神乱到血浊的病理过程在中医脑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。

脑血辨证

随着时代的发展,中医的病因已由原来的六淫七情、饮食劳倦、疫疠之气、药邪外伤等转向环境污染、精神因素、不良生活习惯三大致病因素,心脑血管疾病、恶性肿瘤、糖尿病等复杂疾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。王新陆整合传统中医理论,吸收其中精华,结合临床实际,探索构建脑血辨证理论体系。

基于新时代疾病谱下脑血为病的病因病机特点,掌握脑血辨证理论体系要把握两个方面:首先,“脑神逆乱”为情志致病的基本病机。脑主神明,脑为人身之主的认识下,“脑神逆乱”是其他脏腑功能紊乱的激发病机。情志刺激首先伤脑,脑伤则气机逆乱,气病则血病,进而影响肝、心、肺、脾、肾等其他脏腑。其次,环境污染作用于血,致使“血浊不清”。有毒物质被体内吸收并进行富集、沉积,日久浊血污脑,引起慢性中毒或机体危害。同时,环境中的噪声、光电、磁场等致病因素也会直接扰神损脑,污血致浊。

血浊是指血液受各种因素影响,失却其清纯状态,或丧失其循行规律,影响其生理功能,因而扰乱脏腑气机的病理现象。随着医学影像学及检验医学的发展,科学家们通过测定人体循环系统、内分泌系统等的物理和化学的改变,认识情绪对生理反应的影响。另一方面,情绪的中枢神经机制也备受关注,如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测定脑区改变,进而溯源情绪变化与不同脑区的联系。但无论哪一种研究思路,都涉及脑、血的相关内容。

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三因论》载:“七情,人之常性,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,外形于肢体,为内所因。”情志因素与血浊的产生有着密切联系。情志自和、安然舒畅,有助于维持正常生理机能;如若情志失调,将干扰体内气机循行,气机不畅则浊气积聚,血浊乃成。现代医学的心理应激有助于对情志致浊的机制作出解释。

情志致浊

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,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,心理压力增加呈普遍趋势,情志疾病逐渐成为多发病。境遇人事刺激,首先伤及脑神,进而影响脏腑气血;情志变动影响气机,由气及血,导致血液循行规律和清纯状态改变,发生血浊。情志为病,往往多种情志交织。结合情志致浊特点,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。

情志混血,污染清纯

情志致病就是心理应激的一种形式,中医情志致病的产生与神经系统、内分泌系统、免疫系统的关联紧密,其中的核心问题以神经—内分泌—免疫网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。情志变化可以通过血液成分的改变而影响疾病的发生,即情志混血,失其清纯,血浊生病。早期情志改变对于人体的影响都是较小的,均可自行调节从而缓解,随着积微致渐,久病积损,经过未病期、失代偿期、无症状期等的演变,最终导致疾病发生。因此在情志致浊的未病期就应该给予中医手段干预,未病先防,截断扭转。

血浊是建立在血液微观层面上的全新病理学概念。情志混血、污染清纯,是指情志因素导致血液内血糖、血脂、蛋白等成分发生代谢紊乱或炎症因子、尿酸、半胱氨酸等代谢产物异常,内生浊邪,进而血液失其清纯之态,导致疾病发生的过程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载“藏真散于肝”,肝郁不舒则疏泄失司,宗筋气血不畅,精窍不通。1984年McGrady等人发现轻度到重度的情绪压力会降低睾丸激素,并可能干扰人类男性精子形成,如抑郁等情绪与睾酮水平呈负相关,影响精子发生过程。情志郁而不达,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,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过度,自主神经系统失调,进而血液中睾酮等物质含量改变,即血浊产生,导致精子状态异常。将血浊进一步细化分类,血糖的代谢异常应该归属于血浊理论中糖浊的范畴,研究发现压力应激,GABAergic神经回路(aBNST-ARC-ROb)介导压力应激反应中基础血糖的动员,aBNST-ARC-ROb-NTS的葡萄糖调节信号由交感神经系统接收,分泌去甲肾上腺素,引起胰岛素分泌的抑制并加速胰高血糖素分泌,最终调控基础血糖升高,破坏基础血糖的昼夜节律。脉络中的浊阴、浊气蓄积,因时渐积,无形之气与有形之浊,如雾露弥漫脉道,血浊污脉。动物实验发现慢性情绪应激可通过脂代谢紊乱、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,加剧大鼠主动脉的损伤。部分情绪刺激抑制血浆中脂蛋白脂酶活性,同时影响肝脂肪酶和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的清道夫受体,干扰脂质代谢过程,导致脂质代谢紊乱;皮质酮水平升高,进而引起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组织损伤;激活TLR4释放炎性细胞因子,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。情绪异常类疾病的炎症机制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,临床人群和动物实验均表明抑郁状态通常伴随组织的炎性改变。中医对于炎症因子、皮质酮、胆固醇等缺乏明确的病因学概念,而血浊理论搭建了沟通微观成分与宏观症状的桥梁。

无论是解释中医病因病机,还是融合西医病理认识,血浊论均发挥着重要的衔接作用。一项关于抑郁症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研究显示,102例晚发性抑郁症患者均存在持续的认知功能障碍。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,血管中的周细胞会分泌过多的APOE蛋白,进而导致淀粉样蛋白聚集在一起。淀粉样蛋白的增多可归属于血浊的范畴,在阿尔茨海默病中,血脑屏障因淀粉样蛋白的积累而被破坏,影响选择性透过功能,导致血液中有害物质渗入脑区,蛋白蓄积导致血脑屏障破坏及破坏后的改变属于毒损脑络的范畴,而整个病理改变经历了血浊化毒。

情志乱血,扰乱血行

血运紊乱的前提是气机逆乱,如《素问·举痛论》载:“余知百病生于气也,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,寒则气收,炅则气泄,惊则气乱,劳则气耗,思则气结……”情志为病可导致气机紊乱,气血相依,进而影响血液运行状态。

情绪的自主调节与心血管有着密切的联系,自主神经系统通过其中央和外周路径,在循环的调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长期的精神情绪压力会导致血液流变学的异常。血液黏度的低与高代表血液运输的优与劣或血液供应的多与少。血液黏度增加则循环阻力升高,血流速度减慢,必然导致器官和组织,尤其是微循环灌流量下降,造成缺血缺氧,影响组织的代谢和功能,从而产生疾病。精神刺激会影响血液的循行,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的人员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。即中医学肝郁不舒、日久化风的内风论,也是情志致浊的一种病理形式。

但情志致浊,无论是污染血液清纯之态,还是扰乱血液循行规律,都是同时发生,相陈相因,如压力等所致心理应激被认为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之一。应激时,血液中生物活性因子的释放、血流的变动、炎症的发生、血小板激活等因素均可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,导致高血压、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。 ( 姚鹏宇 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陶汉华传承工作室   张长龙 山东中医药大学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