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类中药解析
在整个庞大的植物根系谱中,有一部分以根或以根为主、带有部分根茎或地上茎残基可以作为药用,统称为根类药。根类药在临证中有着广泛应用,张仲景常用的84味药中,根类药即有1/4之多,后世有很多以“三根汤”命名的组方,而中医外科大家赵炳南的验方“五根汤”也广泛传用。

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,通常位于地下,负责吸收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与养分,并能因盘错成网而固持植株体。在整个庞大的植物根系谱中,有一部分以根或以根为主、带有部分根茎或地上茎残基可以作为药用,统称为根类药。兹对此类药的特点与应用作一梳理分析。

根类药的功效

《中国药典》中收录根及根茎类中药共计169种。依据其功用,根类中药大致有以下几类:

补虚包括补气药如人参、党参、西洋参、太子参、黄芪、山药、白术、甘草等;补血药如当归、地黄、何首乌、白芍等;补阴药如沙参、生地、麦门冬、天门冬等;补阳药如巴戟天、续断、肉苁蓉、锁阳等。

祛风除湿如独活、威灵仙、秦艽、防己、徐长卿、穿山龙、附子、川乌、草乌等。

活血祛瘀如三七、丹参、郁金、川牛膝、怀牛膝、土牛膝、川芎、姜黄、莪术等。

止血如地榆、茜草、白及、藕节等。

清热包括清热泻火药,如瓜蒌根(天花粉)、芦根、知母等;清热燥湿药,如黄芩、黄连、龙胆草、苦参等;清热凉血药,如生地黄、玄参、赤芍、紫草等;清热解毒药,如板蓝根、射干、山豆根、白头翁、贯众、白蔹、漏芦、天葵子等;清虚热药,如白薇、银柴胡、胡黄连等。

止咳平喘此类药多有化痰之功,进而能止咳平喘,如前胡、白前、紫菀、百部、桔梗、浙贝、川贝、枯萝卜等。

攻积逐饮如大黄、大戟、甘遂、商陆、藜芦等。

疏风散邪如防风、羌活、藁本、细辛、白芷、柴胡等。

其他可理气者如乌药、木香、青木香、甘松等,能截疟者如常山、虎杖等。

根类药的特性

与其他类中药一样,根类入药为用同样也应具备两个条件:一是具有“偏性”,即如《类经》言:“药以治病,因毒为能。所谓毒者,以气味之有偏也。”《景冬阳杂方辑抄》说得更为直白:“一药之生,得其寒、热、温、凉之气,各有偏至,以成其体质,故曰药。药者,谓之毒,设不偏,则不可以救偏也。”二是其乃“药力专注处”,即一株上下,偏性以此处为著。《本草问答》对此有言:“只取药力专注处,以与病相得而已。”

对于根类药的功用,除了运用“尝”与“试”加以验证外,更多的则还是通过“取类比象”加以认识与理解。《本草乘雅半偈》对此有很好的演示,如在论述干地黄时曰:“苗叶布地,高不及尺,随地逶迤,生机偏向根者也。根截入土,横穿直竖,绝不以坚碍妨活泼,真得色空者耳。其汁深黄,染手不落;其味甘美,着舌不散。吮拔地髓,性颇贪狼,故种植之地,土便憔苦,十年后方得转甜,功德力量,可望而知矣。”由此可知这是一个整体综合判断的过程,除了植株本体的禀赋外,还应考虑形状、气味(厚薄)、滋味、颜色、质地(轻重、疏密、坚软、润燥等)及入药部位等因素。

关于根类药的升降之性,《侣山堂类辩》指出:“凡草木之根,其性上升,梢杪子实,性复下降,物之理也。”《温病条辨》则言:“凡根皆降,子胜于根。”可见相关认识并不一致,而实际情况则更为复杂,如《名医别录》在论述当归时云:“凡物之根,身半以上,气脉上行,法乎天;身半以下,气脉下行,法乎地。人身法象天地,则治上当用头,治中当用身,治下当用尾,通治则全用,乃一定之理也。”《汤液本草》在介绍“东垣先生用药心法”时曰:“凡根之在土者,中半以上,气脉之上行也,以生苗者为根;中半以下,气脉之下行也,入土以为梢。病在中焦与上焦者,用根;在下焦者,用梢。根升而梢降。大凡药根有上中下:人身半以上,天之阳也,用头;在中焦用身;在身半以下,地之阴也,用梢。述类象形者也。”《药鉴》亦云:“大凡用药,须要得法……生苗向上者为根,气脉上行;入土垂下者为梢,气脉下行;中截为身,气脉中守。上焦病者用根,中焦病者用身,下焦病者用梢,盖根升梢降,中守不移故也。”《本草问答》相关的认识分析较为客观全面:“根之性多升,又须视其形色气味皆专重于根者,则专取其根用之。有如升麻,其根大于苗,则根之得气厚,故专取其根。又其根中多孔窍,是吸引水气以上达苗叶之孔道也。故其性主上升,气味辛甘,又是上升之气味,合形味论性,皆主于升,故名升麻,是为升发上行之专药。又如葛根,其根最深,吸引土中之水气以上达于藤蔓,故能升津液,又能升散太阳、阳明二经,取其升达藤蔓之义……”又在分析“牛膝、灵仙、茜草何以不主升而主降”时曰:“所谓根升者,必其气味形色皆具升性,乃能升达。若牛膝等根既坚实,而形不空,则无升达之孔道;味既苦泻而气不发,则无升发之力;且其气味既降,而根又深入,是又引气归根以下达,与升麻等之上行者义正相反,理可对勘而知也。”

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,根是植物的“命根子”,为了更好汲取营养,同时又自保防受伤害,就要深入于地,还要具有苦味与毒性,这样使动物既不易发现,也难以下咽入口,作为药用或相应具有清热解毒之功;根又是植物贮存养料的“仓库”,能为植物生长储备营养,入药则也或可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亏虚;犹如人体的骨骼筋肉,根深蒂固方能支撑茎干挺立于地表之上,且所处的环境大都阴冷、潮湿,因而或可用以治疗筋骨肌肉由风寒湿引发的痹痛;又如同人体的血管,根能吸收与转输养分,有些甚而能“溶解”岩石,用于人体则或能活血祛瘀;根还有较强的再生能力,伤愈后能再生出许多新根,对于人体则或有止血作用;与叶子一样,根也具有呼吸作用,入药或有止咳平喘或理气之用。

显而易见,依据传统思维方式所进行的分析,只是对根类药作出的概括性总结,尽管有助于理解其性能,但臆测的成分在所难免,且明显缺乏现代药理学要求的必然的因果关联性——每一功用或特点背后都有相应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。

根类药的应用

根类药在临证中有着广泛应用。张仲景常用的84味药中,根类药即有1/4之多,常用者如人参、黄芪、山药、白术、大黄、地黄、芍药、葛根、柴胡、麦冬、当归、附子、甘草、升麻、射干、细辛、甘遂、防己等。

历代有不少以根类药组合的方剂。相传东汉时疫病流行,张仲景因病、因地制宜,为民众开了一张“三根汤”(蒲公英根、白茅根、芦苇根),水煎煮代茶饮,用以清热解毒、祛病防疫。

后世有很多以“三根汤”命名的组方,如由白茅根、芦根、葛根组方者,用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、烦躁不安、喜冷饮等;由葱根、萝卜根、白菜根组方者,用于治疗风寒感冒;由六月雪根、白茅根、山楂根组方者,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;由板蓝根、山豆根、白茅根组方者,用于治疗咽炎;由黄花苗根、苇子根、茅草根组方者,用于治疗上火诸症;由苦瓜根、南瓜根、丝瓜根组方者,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等。《医学正传》中还有一“三根饮”(五倍子根、苍耳草根、臭樗根、生姜、大枣、黑豆、糯米),用以治疗休息痢年久不愈者。

另有报道以新鲜柳树根、梨树根、桃树根、栗树根组成“四根汤”,用以治疗急性白血病。中医外科大家赵炳南还有验方“五根汤”(白茅根、瓜蒌根、茜草根、紫草根、板蓝根),可凉血活血、解毒化斑,主治多形性红斑(血风疮)、丹毒初起、紫癜、结节性红斑(瓜藤缠)及一切红斑类皮肤病的初期、偏于下肢者。

关于根类药的应用,有许多以单验方的形式在民间流传,如芹菜根可平肝利尿、通便;威灵仙可止痹痛、治诸骨鲠喉、通便等;茜草根可止各种出血、祛痰止咳等;三七根可活血化瘀、消肿定痛;虎杖根可活血散痰、祛风止痛等。有资料显示,藤梨根治疗各种肿瘤有确切疗效,如配伍棉花秆根、急性子、姜制半夏治疗食道癌,配伍棉花秆根、白花蛇舌草、菝葜治疗胃癌,配伍棉花秆根、山豆根、猪苓治疗肺癌。

以根类药为主组成的方剂更多,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的防风根汤,由防风根、于术、当归、姜黄、生黄芪、桑枝组成,主治由络虚而致之肩膀疼痛连臂等。民间还有“三根一草一藤汤”,由苎麻根、白茅根、麻黄根、车前草、银花藤组成,具有利尿通淋、凉血止血之功,为治疗尿血的验方。

根植于土,成就了大千世界的勃勃生机。目前进行的相关研究,还大都是以经验用药为线索、通过寻找有效成分加以验证,而对其作为中药的药性研究整体看来还较为粗浅,对临床用药及发现新的根类药的指导性则明显不足。(朱光  河南中医药大学)
返回顶部